2008年7月29日 星期二

網站經營需要懂網路的人?

前陣子在思考一個問題:
"一個網站經營或是網路創業的機會,一定需要懂網路或資訊的人加入嗎? 如果很成功的實體商店,用買斷技術的方式自己來經營網站,而不多找懂資訊科技的人加入,有成功的機會嗎? "
我個人是持很保留的態度,因為花了大錢,網站服務正式成立後,才是真的開始, 而這個開始,卻不是營利的開始,而是網路行銷與不斷改變服務尋找機會的開始。

引用並且記錄一下 Mr. Holiday 說的話~很有道理的說出了網站服務創業的性質:

好的 Web service 點子一定有工程師參與。
這句話的等價敘述是:沒有工程師參與的點子,一定不好。這是很大膽的說法。有這想法產生,主要是在思考各類成功或不成功的 web service 時,觀察到類似的現象。會成功的,多半具有簡單素樸的動機與使用方式。而失敗的,往往太複雜,其間又鑲了太多收費機制等等考量。
回歸本源思考,成功的案例多半是這樣的模式:嘿,我想要個怎樣怎樣的服務,可以做一個出來嗎?例如一開始的 yahoo 是因應大家要找網站,ebay 是大家想賣東西。講遠一點,email 也是大學生為了跟女友通信搞出來的。近一點的例子,myspace 是 “a place to hang out”,blog 是因應大家想更簡單在網路發表文字創作,digg 是兩個工程師照自己需求做的,而無名小站是大家盯著要一個好用相簿的結果。
放大些來看,沒有一個有名的 web service 是無中生有。他們都是因應需求而創作,而不是空想出一個點子做出來賺錢。這正應了 service 這個字,重點是服務,而不是營利。一旦網站有了流量,大家開始採用,收收廣告錢是一定可行的。而如果使用者帳號牽涉到實體投資,例如更大的硬碟空間,或是 特別整理過的資料等等,那麼部份收費也是可行的。
反過來看,若是一批商學院的人想網路撈金,集思廣益出一個自己覺得很棒的點子,然後在裡頭各處鑲上資訊不平衡的收費點,再以成功案例、business model、當紅關鍵字如 web 2.0 等等鍍金、集資,這樣的作法註定失敗。
工程師了解資訊科技能做什麼,不能做什麼。他們的想像受到自己技術能力的限制。非工程師的網路使用者,他們的想像看似無限,實際上卻受到已有使用經驗的限制:他們不明白在現有的使用經驗中,還蘊藏著怎樣的可能。用工程師以外的人來驗證一個 web service 是否好用,是極佳的作法。但是純由他們的創意來發想一個 service,就不見得是好主意。
這是我的想法。

2008年7月22日 星期二

練球的心得

很久沒打壘球了, 今天跟著工研院機械所球隊去練球的心得,
1. 打棒壘球的人真的都很會打嘴砲
2. 喵的, 怎麼這麼累!! 體力下降, 眼冒金星!

不確定

不知道從哪時候開始, 心裡面偶爾會出現一種不穩定的感覺,
也說不出來是什麼樣的感覺, 心裡總是不怎麼踏實,
好似在擔心著什麼, 每次有這種感覺時, 就會覺得煩燥,
好像有越來越多的責任需要我來背負,
有太多的事情想做, 卻有太多的事情還沒做好,
對於未來, 也有太多的不確定性...

2008年7月19日 星期六

我在墾丁.天氣晴



我在 墾丁. 天氣晴,
在鍾漢文阿公家前面悠閒的拍照 XD

2008年7月17日 星期四

小葉的講座

今天聽到興農牛捕手葉君璋, 小葉的講座,
有兩個重點, 讓我很有感覺, 特地筆記一下~

第一個是他提到說喜歡棒球的人, 通常頭腦和心思都比較複雜,
因為會面對很多的狀況, 很多的結果, 要想的事情很多;
第二點是有觀眾問到如果被打者打擊打開了, 要怎麼調整心態?
小葉覺得, 如果自己應該做的事情, 都有做到, 結果失敗了,
那就算了, 不用太放在心上, 因為知道有努力,
但如果想做的事情,都沒有做好,
那這樣就有檢討的空間, 因為表示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好.

小葉講的話, 真的蠻多都很有思考的空間...